女人胖1公斤 糖尿病風險增1.6成
馬偕醫院最新研究發現,在排除其他危險因子影響後,女性每增加一公斤,罹患糖尿病的相對風險增加十六%。
胖了再減肥 女性多有錯誤觀念
這項新發現顯示,肥胖雖是糖尿病禍首,但女性
小時候我坐著爸爸的車子,想去遊樂園玩、去吃冰、去看動物、買糖果、吃漢堡,雖然我們都不知道地方在哪裡,但爸爸都會開著車子帶我們去我們想去的地方,完成我們的願望。長大後我一直希望有這樣的一輛車,可以帶我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帶我去探險,我喜歡去大餐廳享受貴族般的奢華餐點,也喜歡鑽到不知名的巷弄,去尋找平凡的驚喜。我喜歡在都市的水泥叢林中尋找時尚流行的元素,也喜歡走入歷史的迴廊中,去感受古文明的人文氣息。更喜歡走入大自然去享受,上帝鬼斧神工的傑作,但是再好的美食、再美的風景,少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分享,就真的太可惜了。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美食、喜歡旅遊,更喜歡一群志同道合好朋友一起吃吃喝喝走走逛逛。卻苦無線索、苦無知音,歡迎你(妳)搭上希望特快車。希望這列車可以滿足你的希望;歡迎大家可以在列車上分享彼此歡樂的訊息,讓這台列車充滿了歡樂與希望。 列車長:HOPE~歡迎志趣相同的朋友常來!
馬偕醫院最新研究發現,在排除其他危險因子影響後,女性每增加一公斤,罹患糖尿病的相對風險增加十六%。
胖了再減肥 女性多有錯誤觀念
這項新發現顯示,肥胖雖是糖尿病禍首,但女性即使還沒到達過重或肥胖標準,也得警覺到體重增加的危險性,平時就應養成良好生活與飲食習慣,別總是「胖了再減肥」,使體重上下震盪。
馬偕醫院健檢中心在一九九三年時蒐集了九百五十四位原本沒有糖尿病的女性,追蹤長達十年後,鎖定糖尿病三大致病因子:肥胖、家族史以及體重增加。
論文日前已發表在「亞太臨床營養期刊」,研究指出,肥胖會帶來十倍的糖尿病風險,家族史也有六倍之多。
糖尿病累積發生率為每千人年三點六四,患者中有七十三點三%是過重(十六點六%)或肥胖(五十六點七%),高達二十六點七%屬於體重正常或較瘦。論文作者馬偕醫院家醫科主任黃麗卿表示,有糖尿病家族病史(三親等內有人得糖尿病)者與肥胖者,更應小心控制體重。
假日暴食 當心溜溜球效應
黃麗卿近年發現,台灣女性體重的「微小溜溜球效應」越來越普遍,她們在假日暴飲暴食,平時則節食減肥,使體重一、兩週內像溜溜球般,在幾公斤間來回微幅擺盪。
泡芙族 脂肪干擾荷爾蒙
她們飲食習慣錯誤,愛吃高油、高脂與精緻澱粉類食物,少吃全穀類澱粉食物與蔬果,使體脂肪偏高,成為外瘦內胖的「泡芙族」,脂肪多分佈在內臟外,干擾荷爾蒙分泌,易引發胰島素分泌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此研究所採用的肥胖標準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亞太的BMI值(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二十五以上,比衛生署所訂定的二十七以上更嚴格。樣本的年齡在二十一歲到五十歲間,平均三十七歲。
這裡是要隱藏的部分
過年期間免不了要應景嗑個瓜子和堅果,不過,不說你不知道,吃下三十顆的開心果等於喝下一湯匙的沙拉油,熱量驚人,衛生單位呼籲,年節期間一定要多蔬果、多運動,免得年過了,體重也增加了。(陳雅君報導)
農曆年節,國人喜歡圍爐吃火鍋,不過,火鍋料像是魚餃、燕餃和魚肉製品,熱量都很高,像是市售的餃類每一百克的熱量平均就有250大卡,吃一盒約十個的
火鍋料,相當於吃下一碗白飯,以體重60公斤的成人為例,需要跑步20分鐘才能把熱量給消耗掉。桃園縣衛生局副局長吳成方指出,火鍋餃類主要成份是豬肉,為了讓餃類嚐起來多汁不乾澀,業者都會添加少許的豬油增加口感,但是如此一來,往往會讓民眾不知不覺吃下過多的熱量,其中,尤其以燕餃的熱量最高。
除了火鍋料之外,過年應景的瓜子、開心果、和牛軋糖等零嘴,都屬於高油高糖的零食,其中堅果類的製品油脂含量更是驚人。
衛生局提醒民眾,歡度佳節的同時一定要兼顧飲食的均衡,避免多油、多肉、多糖、多鹽,年菜盡量用蒸、煮、燉等清淡的方式來烹調,減少油炸、紅燒等高油鹽糖的烹調方式,同時不要忘記多攝取蔬菜水果、多運動。
這裡是要隱藏的部分